
《與愛別離》透過一場1978年的婚禮以及一場2005年的喪禮訴說著一段長達27年的友誼與愛情,探討著「家」與「愛情」這兩重要的生命課題。
全劇100% 在高雄拍攝。在拮据的拍攝經費下,艱困的完成了這次的拍攝。而這次的拍攝也讓我的家人更加了解了我的工作,並且參予了這個創作。在拍攝的過程中,我的母親甚至擔起了協同製片的重責大任,借來了一百多件1980年代的衣服,甚至透過許多關係借到了許多場景。 我與家人的關係也因為拍攝了這部電影而有了一種默契。
想想離開高雄也已經十二年了,1999年高雄中學畢業,我前往新竹就讀大學。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鄉,而這次離家也彷彿注定了往後漂泊的命運。後來因為工作型態的關係,使我不得不長期在北部工作。偶爾回家卻發現父親母親早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,有了自己的社交圈。他們開心的跳著社交舞,認識了新的朋友。好奇的我一直幻想,該不會他們還藏有什麼我不知道的秘密!於是這個關於家庭與秘密的故事就在我心裡悄悄的發芽…於是我決定拍攝一個屬於我父母那個年代的故事。我把我媽媽跟阿姨偷跑去舞會的場景忠實呈現,我也參考了我父母的婚紗照,再次詮釋了他們拍攝結婚照以及喝喜酒的那一天。
很多人說我是療癒系的導演,然而唯有了解恨的力量。我們才能夠了解愛的可貴已及療癒的可能。所以這個故事與「街角的小王子」截然不同。他有著強烈的恨以及巨大的愛與包容的力量。因為我相信,當一切美好崩裂歸零時,人雖然痛苦,但也終可停下腳步思考過去的匆匆所留下的傷痕。然也許惟有面對曾經無法面對的真相,以及那些生命的不完美,我們才得以重新啟程。
獻給我的父母,關於他們的奮鬥年代。